- 材料費 : ? 元
- 人工費 : ? 元
- 設(shè)計費 : ? 元
- 質(zhì)檢費 : ? 元
- 材料費 : ? 元
-
設(shè)計費 : 0 元
立省 ? 元
- 人工費 : ? 元
-
質(zhì)檢費 : 0 元
立省 ? 元
*報價有疑問?稍后裝修顧問將來電為您解答。
*該報價為毛坯半包價,實際裝修報價以量房為準
20平米的小戶型房子算是比較小的一種戶型,但是如果裝修好了,也可以有特別舒適的居住體驗。然而,裝修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裝修預算,如果做好了預算,那么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。下面這份20平米裝修預算單,對每個空間的施工細節(jié)做了明確的報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20平米裝修預算單
20平米裝修預算單
一、客廳、臥室裝修工程
客廳和臥室的施工標準大部分是一樣的,主要是墻面、天花和門窗工程,我們分布來看一下具體的工藝是如何的?
1. 墻面工程
墻面鏟除膩子層主要包括人工、裝袋和具械損耗費;
墻面滾膠包括了品牌無甲醛環(huán)保建筑膠的費用;
批膩子工藝標準包括了品牌內(nèi)墻環(huán)保高性能粉末膩子抹刮兩遍(厚度5mm以內(nèi)),品牌無甲醛環(huán)保建筑膠、熟膠粉、紙繃帶、批刀等;
刷乳膠漆的工藝標準包括了品牌漆料費、人工打磨墻面、滾涂墻面乳膠漆滾刷底漆一遍、滾刷面漆兩遍、滾筒、砂皮、刷把等工具費。
2. 天花工程
石膏板吊平頂工藝(寬度不超過600mm,超過部分按150元/m計算)包括主、副、邊輕剛龍骨骨架、膨脹螺栓、吊筋固定,造型部分木龍骨、細木工板、多層板骨架,石膏板自攻螺絲釘,釘帽點涂防繡漆,石膏板接縫處填嵌縫石膏,粘貼專用繃帶;
石膏線包括了品牌石膏、石膏棚線(120mm以內(nèi));
鏟除天花膩子層和墻面工藝一樣;
天花滾膠包括了品牌無甲醛環(huán)保建筑膠的費用;
天花批膩子包括品牌內(nèi)墻環(huán)保高性能粉末膩子抹刮三遍(厚度3mm以內(nèi)),在抹刮膩子前用工具測量原基層天花平整度和陰陽角及梁邊誤差,超過20㎜時
找平,熟膠粉、紙繃帶、批刀等工具;
刷乳膠漆包括品牌乳膠漆、人工打磨天花,滾涂天花乳膠漆滾刷底漆一遍、滾刷面漆兩遍,滾筒、砂皮、刷把等工具;
3. 門套工程
門套包括了木工板打底,輔料為釘膠、刷子等;
貼平窗大理石臺面可以使用指定品牌的水泥和沙,其中大理石是由業(yè)主自購,若長度不足1m按1m算。
20平米裝修預算單
20平米裝修預算單
二、廚房、衛(wèi)生間裝修工程
廚房和衛(wèi)生間的施工標準也大部分一致,衛(wèi)生間的施工要復雜一些。工程主要包括了地面、墻面、門窗和安裝部分,我們分別來看一下:
1. 地面工程
鋪貼地磚不拼花(包含填縫)主要包括水泥、黃沙、填縫劑、建筑膠水的費用,但是瓷磚是業(yè)主自購;
貼大理石門檻使用指定品牌的水泥和沙,而大理石是由業(yè)主自購的,若不足1m則按1m計算;
地面防水處理工藝標準是先清理地面及墻面粗糙沙孔,再用1比3的水泥沙漿補實細微小孔,清理墻地面灰塵,待全部干透凝固后再用品牌HB型聚合物水泥基復合防水涂料涂刷三遍,最后并做48小時防水測試,最后進行水泥表面收光;
淋浴房擋水檻(含磨邊)主要是大理石、人工安裝費。
2. 墻面工程
鋪貼墻磚不拼花(包含填縫)、墻面防水處理和地面相應(yīng)的工藝標準一樣;
3. 門窗工程
門套打底包括木工板打底、釘膠、刷子等。
4. 安裝工序
廚房水槽安裝(含冷熱水龍頭)主要是水槽安裝的人工、輔料費,水槽是由業(yè)主自購的;
三角閥、軟管安裝包含三角閥、水管、生料、人工安裝;
地漏安裝包括不銹鋼地漏、人工安裝;
安裝成品臺盆柜(含面盆、面盆龍頭)、冷熱水龍頭安裝(包括面盆、浴缸、淋浴、洗衣機的)和浴室浴配件安裝(毛巾桿、浴巾架等)的收費工藝包括安裝和生料帶、硅膠費,臺盆柜、龍頭和浴室配件是由業(yè)主自購的;
安裝馬桶主要是安裝、牛油法蘭、硅膠費,而馬桶自購。
20平米裝修預算單
三、其他裝修工程
燈具安裝的燈具是自購的,另外不包括水晶燈的安裝;
空調(diào)、脫排、浴霸的機器開孔是按實計算的;
地面保護包括珍珠棉加國產(chǎn)一次性纖維板保護;
工程管理費包括施工工具運輸費用、項目經(jīng)理監(jiān)督費用、設(shè)計師輔助管理費用等;
材料搬運費不含甲方自購材料,主要是將乙方所購材料搬運至施工地點;
垃圾清理費不含管理處收費,主要是從施工現(xiàn)場運至管理處指定堆放地點的費用。
以上這份20平米裝修預算總共算下來是花費了1.5萬,每個施工細節(jié)都做得很到位。
-
掃碼下載
土撥鼠App
-
掃碼關(guān)注
土撥鼠微信號
本文首發(fā)于土撥鼠裝修網(wǎng)(www.newyorkhour.com)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原文地址:http://www.newyorkhour.com/article/zxlc/4050.html